等待处理…

坚持人民至上

作者 李文菊
2023-01-03  浏览量:26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的为民理念。这一最真切的认知源自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把握,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坚守人民立场、弘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及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必然选择。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是社会历史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原因。而现实的个人也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自己的生产生活和社会财富,同时又创造并改造着生产关系,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势若烛火,其后却能呈燎原之势,迎来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探索出中国经济的独特发展道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等,无不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坚持人民至上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将人民群众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等。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忠实代表,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等无不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具体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这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得到落实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来”“去”为的是使群众的意见能够真正及时反映上来,化为领导的意见,又使领导的意见能够为群众所接受,在群众中坚持下去并接受群众的检验,即民之所望,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施政所向。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认知,是由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根本态度、工作方法和思想路线的更生动表达。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遵循的根本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彼时物质财富将会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也将极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表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的必然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需要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首先考虑并竭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充分了解民意民需民心之后,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人民民主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民主实践,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始终不变的价值旨归,也是在对无产阶级政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遵循。(作者单位:哲学教研部)

上篇:没有了
下篇:奋力谱写男女平等新篇章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