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全面对标落实长三角“三大使命”中更加主动担当作为


2023-01-03  浏览量:40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三大使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更主动地靠上去,更积极地融进去,让“高质量”越来越高“、一体化”越来越强“、一盘棋”越下越活,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

聚焦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中更加主动担当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将紧紧围绕“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着力发挥内需对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把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按照“管行业必须管投资”的要求,用好固定资产投资“赛马”机制,及时兑现激励政策,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聚焦重大项目的开工率、完工率、资金到位率、完成率,持续优化对部门的“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机制和对市县的投资“赛马”激励机制,形成抓项目工作闭环。建立重大项目推进“红黄绿”亮灯机制,鼓舞先行者快跑,助推慢进者加速。落细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51”工作机制,着力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最大效益。不断加强重点领域项目谋划。制造业投资方面,紧紧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和各市主导产业,深入谋划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强化对亿元以上制造业招商项目协调服务,努力保持制造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围绕交通能源水利、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农业农村、国家安全等领域,按照跨界融合的思路,加强重大综合性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房地产投资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落实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常态化对接机制,依法合规加快推进项目要素供给。创新投融资模式,着力推动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合作,在生态环保、水利建设、地下管廊等领域加快实施一批合作项目。加快中央预算内资金拨付和专项债支出进度,用足用好 REITsPPP 等融资手段,最大限度汇聚社会资源扩大投资。

把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作为扩大内需的基础支撑。以合肥为圆心的 500 公里范围内,覆盖了全国近 30%的人口,近 35%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近 40%的消费市场,是国内消费能力最强区域之一。我们将把握消费升级趋势,用好用活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把稳消费增长和促消费升级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推出一批引导消费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财力许可范围内,继续发放惠民消费券、数字消费券。开展好“安徽人游安徽”等促消费活动,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城、乡镇发展“近郊游”“乡村游”。引导金融机构贴近消费者,丰富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金融产品,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意愿。培育壮大一批新型消费。加强对消费模式创新的研究和挖掘,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支持企业在新赛道上创新创业,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健康可穿戴设备、预制菜等自主品牌培育,打造更多“爆款”“网红”产品。打造一批消费平台。支持合肥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强消费辐射带动能力。支持省内相关城市结合自身优势,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加快打造多层次消费中心城市矩阵。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搭建长三角多层次产销对接平台,提升我省绿色农产品的品质、品牌。

聚焦科创产业融合这个发展方向,在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中更加主动担当作为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和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走宽走实。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硬实力。发挥“科大硅谷”和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等平台作用,系统提升对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实施新一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规划,推进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等项目建设,推动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打造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等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珠峰计划”前沿科学中心。

全面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软环境。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方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拓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试点,建立更加突出市场导向的科研攻关制度、成果转化导向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创新主体与大院大所合作对接,提升安徽创新馆枢纽功能,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长三角区域联合攻关。

全面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专项行动,推动产业链共同体建设。加快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等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争创新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清单、替代清单和供需对接机制。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前瞻性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未来产业。

聚焦左右逢源这个区位优势,在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更加主动担当作为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长三角区域一直是改革开放前沿。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改善营商环境,以开放、服务、创新、高效的发展环境吸引海内外人才和企业安家落户,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努力成为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的重要指示,注重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依靠改革激活力,依靠开放聚资源。

聚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市县对标学习工作。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共同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完善 7×24 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健全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机制,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健全多部门、跨地区信用惩戒激励联动机制。

大力提升合作开放层级。高标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项推进行动,谋划一批品牌展会、国际峰会、高端论坛、重大赛事,建设国际科创交流中心,积极谋划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区。推动“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争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升合肥中欧班列功能和覆盖面,积极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深化皖俄、皖德等重点国别合作,推动皖德氢能绿色合作。

持续做强开发区平台载体。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启动实施新一轮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完善开发区功能布局,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全面增强开发园区软硬件支撑能力。加快推动“管委会+公司”改革,做大做强开发区运营平台,探索推广项目流转利益共享机制,实现错位发展。完善开发区综合考核新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出让地块容积率、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考核指标。(作者系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

上篇:重要言论
下篇:没有了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