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力推进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作者 王子晨
2022-10-24  浏览量:282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出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推进大科学计划和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重要抓手,打造科技支撑平台和大型综合研究基地,力图从根本上提升各自的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国内外发展态势来看,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越来越依赖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仅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也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我国来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推动国家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大意义。

目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我国“新基建”重要内容。已经建成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地区。其中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9年,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建成投用,揭开了长三角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序幕。该阶段设施的建设规划主要依托中科院体系建立,区域设施建设运行规划纳入中科院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规划版图。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新基建”持续发力背景下,长三角三

省一市按照国家层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要求,在科技资源布局和要素流动配置方面,尤其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重大进展,以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及超算中心等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领域的高光亮点。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地区在用在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1个,其中上海13.5个、安徽5个、江苏1.5个、浙江1个,已建成投用设施9个。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与现实要求下,长三角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还应在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跨学科科研体系能力、营造效率最优创新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强化设施布局顶层设计,优化设施空间布局。从长三角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分布看,目前“两极多节点”集群雏形基本形成,即以上海、合肥为重要两极,南京、杭州、苏州、连云港等多节点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雏形。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为主要承载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在上海张江初步成型;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托卡马克装置在合肥落户运营;一批涵盖光子、生命、海洋、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建设落地,为建成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需立足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优势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整合三省一市创新资源,优化区域创新环境,重点打造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为核心、以G60科创走廊和沿海沿江创新发展带两条轴线为重点的长三角创新增长极,高质量建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进而汇聚创新人才、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提升长三角地区在国内外科技创新网络中的主导权。

强化创新联合体共建,提升跨学科科研体系能力。随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高校和地方政府联合中科院、大型央企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如浙江大学承担了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CHIEF)项目建设;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承担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项目;由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会同上海市、江苏省建设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项目,以“一个设施、两个基地”的形式分别落户江苏省连云港市和上海浦东新区。参与建设和运营设施的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且地方财政资金作为配套资金,参与设施建设。从学科门类看,跨学科交叉协同科研体系初步成型。目前,长三角地区的设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已形成了涵盖光子、能源、生命、材料、核物理、工程技术等多个科学领域,在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等学科初步建成了跨学科交叉体系。下一步在共建创新联合体进程中,一方面应聚焦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同时强化问题导向,实现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机衔接,积极打通成果应用转化这一“最后一公里”,突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强化经费统筹保障协同,营造最优协同创新环境。目前,从设施类型看,集聚在长三角地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区域产业发展密切相关,量子、能源、生命、材料等领域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重点产业基础设施较多,对产业技术创新支撑力持续加大,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从运行效率看,设施运行及共享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下一步在持续推进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进程中,各区域在持续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应以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大型企业等为重要载体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持续优化研发经费结构和人员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同时逐步建立完善区域协同的经费支持保障机制,不断优化区域内部创新环境,形成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上篇: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下篇: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