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对学员管理作出系统性规范。学员管理队伍是连接校(院)与学员的“桥梁纽带”,必须以《条例》为纲,把准角色定位、压实工作责任、创新管理方法,在学员管理中彰显政治担当、体现专业素养,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锚定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把准学员管理政治方向
《条例》明确“坚持党校姓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组织员作为“党校形象的代表者”“党校姓党的践行者”,必须将政治标准贯穿学员管理始终,以严的基调、实的举措筑牢学员政治根基。
以党性教育为统领,筑牢学员信仰之基。《条例》要求“党性教育应当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严肃培训期间党内政治生活”。组织员需扛起“政治辅导员”职责,把党性锻炼融入教学、生活各环节。建强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开班即指导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选优配强支部委员,细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计划,推动学员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抓实“查找—剖析—改进”党性分析闭环,指导学员对照党章,从理论武装、政治能力、宗旨意识等方面查摆问题;通过个别谈心、支部互评等方式,帮助学员深挖问题根源、制定整改举措,确保党性分析不走过场、取得实效。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学员在红色沉浸式教学中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以意识形态为底线,守好学员思想阵地。《条例》强调党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组织员需履行“意识形态监管责任”,当好学员思想动态的“监测员”“把关人”。常态化开展思想研判,通过课堂观察、小组座谈、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学员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引导。严格落实内容审核机制,按照《条例》要求对学员发表文章、接受采访、参与宣传报道等进行政治把关,确保学员言论符合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抵制错误思潮影响,维护党校意识形态安全。
聚焦全链条管理要求,压实工作职责
《条例》提出“把从严治校的要求贯彻到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组织员作为学员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需统筹“导学、促学、督学、服务”全环节,推动学员管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升级。
精准导学,当好“学习引路人”。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切实发挥好导学、促学、督学作用。课前,深入开展学情研判,通过“两带来”问题收集、入学测试等方式,掌握学员理论基础、岗位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课中,加强教学协同,定期与授课教师沟通学员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对重点课程组织“课前预习、课中记录、课后研讨”,帮助学员吃透理论精髓。课后,推动成果转化,挖掘学员“富矿”,形成高质量咨政成果,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践行《条例》“为党献策”要求。
科学组织,当好“班级领航者”。把握“主导不包办、引导不指挥”的尺度,发挥学员主体作用,让学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增强集体意识。搭建学学相长平台,按照《条例》“倡导崇尚学习、勤奋学习的风气”要求,组织开展“学员论坛”“学习路上”“攻坚克难”等活动,让学员在思想碰撞中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统筹重点工作推进,开班前细化班级工作计划,明确“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党性分析”等关键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培训中期召开学情分析会,通报学习情况,确保学员完成教学任务。
从严督导,当好“纪律监督员”。以“宁严勿松、宁紧勿纵”的态度抓学风,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加强日常管理。强化纪律教育,入学初通过开学动员周、学风纪律专题课、违纪案例通报等方式,讲清党中央从严治校要求、党校校纪校规,组织学员签订《遵规守纪承诺书》,做到“教育在先、警示在先”。严格日常管理,运用“智慧校园”进行日常课程提醒,联合组织部门、机关纪委、学管会不定期抽查课堂秩序、宿舍纪律,对“课堂手机入柜”“日常考勤”等问题及时通报。严肃考核评价,按照《条例》“全面考核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党性修养、遵规守纪情况”要求,将考勤、课堂表现、党性分析、咨政报告等纳入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反馈至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干部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形成“严管有力度、考核有硬度”的管理氛围。
对标高素质队伍,提升履职能力
《条例》指出“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组织员作为学员管理的“一线力量”,需以“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为目标,持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新时代党校工作要求。
深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底气。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热爱党校事业。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学员管理中始终保持政治清醒。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深刻领悟《条例》中关于教育培训目标、教学布局的要求,把握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使管理工作符合干部成长需求。
强化专业素养,提升履职硬功。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不断强化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应急能力。提升教学辅助能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案例教学组织、研讨式教学引导等方法。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学员突发疾病、违纪违规等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与医务、纪检、后勤等部门的协同合作,确保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妥善处理。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既要善于与学员沟通,倾听合理诉求、化解思想疙瘩,也要主动与教务、教研部门对接,推动教学需求与管理服务精准匹配,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坚持学以致用,锤炼务实作风。在学用结合中提升工作实效。主动向学员学习。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是实践经验的宝库,通过谈心谈话、调研交流,收集学员对党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教务、教研部门进行调整。总结工作规律,定期梳理学员管理中的典型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实践-总结-优化”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