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思想再解放 行动再出发

作者 郝宁宁
2025-04-18  浏览量:57

在常州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常州这座千年古城的现代发展魅力。常州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常州速度”和“常州质量”。在战略谋划上,常州以前瞻性布局新能源产业,从2009年参与国家试点到2023年形成全产业链,产业集聚度跃居全国第三。在改革创新方面,这座3200余年的古城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完美融合,青果巷“织补式”更新成为典范,“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打造出活力创新生态。工作推进中,儒林镇“一核三化”治理三年实现现代化转型,姜下村集体经济五年增长15倍,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这次对标常州的学习之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表面上的区位差异、信息落差、经济差距,本质上折射出的是思想解放的深度差距和战略谋划的能力差距。常州经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样本,更以生动的发展实践为我们带来了深刻启示。

思想解放是先导,必须激发敢为人先的创新活力。常州发展的核心密码在于“思想破冰”。他们以“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突破常规,用“无中生有”的智慧创造机遇。面对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来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破除“资源依赖”的惯性思维,树立“无中生有”的创新思维;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心态,树立“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破除“坐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树立“主动作为”的担当意识。重点要弘扬“四敢”精神:敢为的担当精神、敢闯的冒险精神、敢干的开拓精神、敢首创的改革精神。

机遇把握是关键,必须锻造见微知著的战略眼光。常州干部“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锐洞察力令人叹服。他们总是能在产业变革中精准卡位,在政策调整中抢先布局。我们要培育三种能力:提升“察势而谋”的前瞻能力,善于从政策导向中捕捉机遇;增强“乘势而上”的把握能力,善于从市场变化中发现机遇;锤炼“造势而起”的创造能力,善于从资源整合中创造机遇。重点要建立三个机制:产业趋势定期研判机制、政策机遇快速响应机制、项目落地高效推进机制。

发展定力是根本,必须保持永不懈怠的奋进状态。常州实践生动诠释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即便在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多项指标领跑全国的情况下,常州干部依然保持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感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这启示我们必须树牢“抓发展一刻不能松”的政治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要强化三种意识:“慢进也是退”的赶超意识,“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意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意识。

此次对标学习,既是一次思想的再解放,也是一次行动的再出发。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三个体系”:构建思想解放的理论武装体系,完善对标先进的工作标准体系,建立高效落实的制度保障体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抢抓机遇、“慢不得”的危机感攻坚克难、“坐不住”的责任感担当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力量。(作者系第35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一支部学员)

上篇:牢记嘱托担使命勇往直前当先锋
下篇:没有了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