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开展“六尺巷工作法”现场教学


2025-04-18  浏览量:60

“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202410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专程来到安庆桐城市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总书记指出,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4月1日上午,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7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县处级宣传干部进修班)50位学员迎着和煦的春风,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六尺巷开展现场教学,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体悟治国理政智慧中的文化基因。

“此次现场教学,以桐城‘六尺巷工作法’为实践样本,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六尺巷源头、考察城市社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解析‘六尺巷工作法’的实际运用,启发学员因地制宜转化本土资源,为安徽的善治实践贡献力量。”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师周筠婷表示。

“古巷”礼让润民心

现场教学中,学员们跟随老师的讲解,先后参观了“礼让”和“懿德流芳”石牌坊、诗书照壁、六尺巷巷道等,聆听“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感悟这座古巷所承载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等传统美德。

“通过此次现场教学,使我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尺巷时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等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将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力量。”合肥市瑶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桑宝君感慨地说。

“六尺巷故事蕴含着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不仅要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力量,提升自我素养,更要立足工作岗位,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浸润心灵、启迪智慧。”亳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梁冰表示。

“四微”共治解民忧

上午10时,在与六尺巷仅一街之隔的西苑社区红色港湾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正热火朝天地展开。学员们先后探访诚信书吧、居民议事厅、六尺巷调解室……实地感受“六尺巷工作法”在老旧社区治理中的创新应用。

据了解,为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社区充分挖掘六尺巷所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文化精髓,将矛盾调解与“六尺巷工作法”有机结合,创新推行“四微工作法”,即通过“激活微网格、共建微联盟、做实微服务、探索微信用”,有效动员党员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成功化解民生痛点、难点问题。

“六尺巷中所承载的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精神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丰沛的文化滋养。作为理论工作者,我将注重对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挖掘提炼更多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基因,不断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四级调研员王启超表示。

“六红”聚力惠民生

随后,学员们走进翻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实地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大家重点围绕初心广场、“理来礼去”议事亭、睦邻会客厅等党群服务矩阵,与社区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学员们对社区精细化服务的工作机制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六尺巷工作法’不是简单地历史复刻,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的全过程。”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翻身社区近年来践行“六尺巷工作法”,成功探索出以红色历史、红色堡垒、红色网格、红色阵地、红色服务、红色治理为核心的“六红聚力、翻身经验”党建品牌。

安庆市宜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秀芳表示,宣传部门将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将“六尺巷工作法”融入群众议事会、村规民约中去,广泛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运用“六尺巷工作法”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移风易俗,实现以让促和、以文化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当天下午,学员们还前往蟠龙村实地参观了桐国书院、村部工作室等,了解基层善治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

学思践悟,以知促行。学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现场教学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将“礼让和谐”理念融入工作实际,以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徐晓芳)

上篇:省委党校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主体班毕业典礼
下篇:没有了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