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提升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作者 彭明君
2025-02-06  浏览量:205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为党育才的重要职责。县级党校作为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力军,承担着大量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任务。近年来,我省切实加强县级党校建设,以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县级党校办学水平提升,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县级党校存在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师资教研力量较为薄弱,教学培训方式相对单一,教育培训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县级党校力量。

注重培训需求,突出学用结合。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注重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教育培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把科学思想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效。突出差异化培训需求。坚持需求导向,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合理确定教学专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针对乡科级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妇女干部、企事业领导、年轻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不同培训对象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培训计划,进而把教育培训从计划培训转变为按需培训,从无差别到精准化培训,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以有效提高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突出知识技能培训需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设置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时,找准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本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合理把依法行政、信访维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招标投标等知识列入教学安排,加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通识教育培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运用所学政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

加强选育培养,优化教师结构。挖掘县级党校教师队伍潜力。实行县级党校教师队伍能进能出机制,对不胜任教学科研岗位的教师,通过组织手段调整,调离教学科研岗位,腾出编制,为改善县级党校教师队伍结构创造条件,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促进良性循环。支持县级党校教研人员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勤到镇村,实地调研,多接地气,感知基层前沿性创造实践,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教学培训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强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出台激励县级党校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制度,鼓励有潜能的教师到党校系统以及其他知名高校深造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站稳讲台。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开招聘、公开选调、遴选等方式,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接引进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专业人才或紧缺专业人才充实县级党校教师队伍。选调国民教育序列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教学有方、热爱党校教育工作的教师,增强县级党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盘活兼职教师队伍资源。注重在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优秀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知名专家学者中选聘兼职师资,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技能娴熟、擅长思想政治工作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实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教师队伍。

创新培训模式,拓宽学习载体。开发研讨式等多种培训方式。由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向专题研讨式培训转变,把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围绕实践宣讲理论,立足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强化教师学员交流互动学习心得体会,推动基层党员干部笃学笃行。开发案例式课程,把鲜活的案例讲活、高深的理论讲透,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努力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开发体验式课程,带领学员深入龙头企业、明星示范村、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现场体验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借助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网络资源和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拓展干部教育培训渠道,弥补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缺乏的局限,切实提高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加强“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把外地知名专家教授“请进来”,让学员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神大餐”。组织学员到教育培训资源丰富区域开展异地培训,让学员现场切身感受,汲取养分,开阔眼界,加强经验交流,强化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完善培训制度,强化科学管理。加大干部教育培训财力人力投入。加大对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把干部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并建立随县级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机制。构建与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职工编制管理长效机制,满足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学需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申报机制、评估机制、跟踪考核机制等,提高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工作的质效。把基层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与入职、考核、提拔、任用结合起来,有效激励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内生动能。培训即将结束时进行综合考评,对表现突出的学员给予表彰,对未达到教育培训要求的进行通报,充分激发学员学习的热情。强化教育培训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加强教师管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加强学员管理,充分发挥学员党支部和班委会作用。实行组织员或班主任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全程跟班管理制度,加强对学员的全面考察和了解。建立学风督查长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创新时代县级党校学风建设新局面。(作者单位:寿县县委党校)

上篇:合肥市包河区委党校:建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主阵地
下篇: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奋力开创安徽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2022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