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930年5月在寻乌调查期间,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原题为《调查工作》)。1961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这篇文章是为了解决民主革命的问题而写的”,体现出这篇经典文献鲜明的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突出问题导向”。重温《反对本本主义》,有助于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砥砺前行的力量,从而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关键之处,不断提升改革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克服唯心主义问题坚持实事求是
《反对本本主义》在毛泽东心中具有特别的分量,他说“这篇文章我是喜欢的”“是经过一番大斗争以后写出来的”。这场大的斗争就是与刘安恭、杜修经等为代表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作斗争。在写这篇文章时,中国共产党内部还没有使用“教条主义”这一名称,其实本本主义讲的就是教条主义。反对本本主义,不能理解为反对本本本身,其反对的是把本本变为教条,当做决策部署、解决矛盾的根本依据,强调一定要通过调查实际情况进行革命和开展工作。教条主义有多种形式,无论是刘安恭等人的“唯我论”错误、杜修经机械执行上级命令的“唯上论”错误,还是“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的“唯书论”错误,其产生的根源是由于唯心主义。如何破解这一问题?文章给予回答,其中包括“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更是蕴藏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落地落细落实。查找问题要把握“实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研究问题要坚持“求”。通过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深入了解问题产生的缘由,探究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解决问题要注重“是”。问题倒逼改革,通过查找和研究问题,目的是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凝聚共识、发挥合力,不断解决改革遇到的新问题,推动改革取得新成效。
避免脱离群众问题坚持群众路线
《反对本本主义》虽然没有直接阐述群众观点或群众路线,但行文中多次体现了群众在革命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文章强调斗争策略“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蕴藏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首先,改革为了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强调要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其次,改革依靠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依靠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进行改革。再次,如何评价改革成效?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内在规定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要让人民群众从身边的一点点改革、一步步发展、一处处变化,切实感受到改革红利。
防止独立自主精神匮乏问题坚持独立自主
《反对本本主义》共七节内容。其中第六节的标题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里出现了三次“中国”,强调要走自己的路。这句话在今天看来通俗易懂,容易理解。但在当时却体现出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与战略眼光。毛泽东在文章中批评了机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错误。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然而,伴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由于对中国实际把得不准,党内常常出现“左”或“右”的错误。当时毛泽东就敏锐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从而反复、急切、郑重地强调“中国”一词,蕴藏了独立自主的基本观点。
当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立足中国实际。例如,改革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阐释。包括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系统研究阐释其科学内涵与中国特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通过研读全文不难发现,《反对本本主义》作为一篇重要文献,体现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原则已具雏形。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有穿越时空的真理魅力。作为以小见大的佳作,它回答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历史阶段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坚持以问题导向开展工作具有启发意义;它反映的是当时少数人错误观念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的问题,对我们今天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它体现的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对我们今天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S2024010)】